车壳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车壳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基本面向好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四大红利

发布时间:2021-01-21 15:03:30 阅读: 来源:车壳厂家

基本面向好将为中国经济带来“四大红利”

当前,在国内经济下行持续加大,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。当然,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更要看到困难和挑战。眼下,经济投资增长乏力,新的消费热点不多,稳增长难度加大。与此同时,工业产品价格连续下降,生产要素成本上升,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愈发突出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,产能过剩问题突出。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,使得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产生担忧。我们认为,这些问题和挑战,是“三期叠加”背景下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外在表现,是新常态下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的暂时性调整。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,正在向形态更高级、分工更复杂、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。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力、韧性和回旋余地,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增长,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。  一、信心来自中国经济韧性好和潜力足

中国进入发展新常态,经济韧性好、潜力足、回旋空间大,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“大国红利”、“后发红利”、“发展红利”、“改革红利”。  新常态下,中国经济的需求面和供给面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,但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将支撑中国经济向更高、更好、更稳的水平迈进。 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。应该承认,经济进入新常态,经济下行的挑战十分明显。但中国经济早已不是“小个子”,而已成为“大块头”了。经过36年的高速增长,经济体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,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。从世界排名看,中国已连续赶超意大利、法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日本等经济强国,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。2014年的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两个日本,仅增量部分就相当于一个瑞士。从发展速度看,近30多年来,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,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“中国奇迹”。经济新常态下,我们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,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,而财力的增加能够为促进经济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。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,党的十八大确定的“两个百年”奋斗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,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“大国红利”。 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。中国进入发展新常态,经济韧性好、潜力足、回旋空间大。从城镇化角度看,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。2014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4.8%,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,仅为36%左右,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中国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,将直接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。研究表明,未来10年,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,将带来超过,40万亿元的投资,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。从工业化角度看,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后期阶段,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,除东部少数经济发达的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,中部、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,不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。因此,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多元化的“后发红利”,这些动力足以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。 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。2013年,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.1%,首次超过第二产业,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,这一比例攀升至48.2%,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。在支撑我国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,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,但在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%之后,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,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,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。由于地理条件、发展基础、历史文化等因素,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,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,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,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“发展红利”。 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。在经济新常态下,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。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、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“突破口”和“当头炮”,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2013年以来,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,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。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、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。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.5万户,同比增长14.23%;新登记注册企业365.1万户,同比增长45.88%。这些实实在在的“改革红利”,既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,也昭示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。  二、耐心来自保持战略定力和平常心  随着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,中国经济必将爬坡过坎、行稳致远,顺利实现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“双目标”,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。  当前,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,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“换挡”,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“收敛”。随着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,中国经济必将爬坡过坎、行稳致远,顺利实现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“双目标”,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。  一是为经济增速减缓留出一份平常心。中国是一个大国,或者说是一个“巨型国家”,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可比性。俗话说,“船小好调头”,而掌控好中国经济这艘巨型“航空母舰”绝非易事。从先发国家的成长经验来看,全球仅有12个国家曾实现过以7%左右的速度增长20年。但这些国家无论是人口规模,还是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当下的中国都不可同日而语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,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,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,不必纠结于GDP增速,追求动辄两位数的高速增长,既无必要,也不现实。只要就业保持整体稳定,增长质量持续向好,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,中国经济就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好。7%左右的增长目标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依然是非常高的,高增速不应成为政府的“包袱”。  二是为创新驱动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。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·波特将人类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、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。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增长的基础主要是土地、资本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。投资驱动主要靠大规模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。创新驱动阶段,主要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,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从而驱动经济长期、稳定增长。应当看到,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、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,从“中国制造”走向“中国智造”所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,离依靠“技术红利”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。创新驱动发展,不可能“毕其功于一役”,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目标。无论是建立有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体系,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,还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,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,“弯道超车”的求急心态并不可取。  三是为经济结构调整留出足够的空间。我们应看到,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,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,需求结构、区域结构、城乡结构、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。消费方面,信息、旅游休闲、养老家政健康、住房、教育文化体育等新的增长点正在培育和壮大。从投资方面看,我国正在启动和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,包括棚户区和危房改造、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具有“公共产品”属性的民生项目,以及中西部铁路和公路、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,水利、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,这些项目的推进将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提供很大的回旋余地。从区域发展方面看,我国推动实施的“四大板块”和“三个支撑带”组合战略,已亮点频出、初显成效。从产业结构方面看,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互联网++”行动计划已经深入人心,蓄势待发。要实现这些战略举措的最终落地,实现新一轮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,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。  四是为全面深化改革留出足够的耐力。当前,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,吃拿卡要、“红顶中介”、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,建立法治政府,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。我们必须拿出壮心断腕的决心和耐力,敢于啃硬骨头、涉险滩,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,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2015年将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,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。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,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。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,提高市场效率,优化资源配置,建立起高效多层次的资本市场,积极发挥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。此外,在财税体制、投融资体制、国企国资、价格领域的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。我们坚信,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,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必将逐步显现,中国经济必将再创辉煌。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

莎普爱思滴眼液